产品和性能信息
1 英特尔Evo认证作为英特尔笔记本电脑创新计划雅典娜项目的一部分,根据高级规格和关键体验指标进行测量和测试https://www.intel.com/content/www/cn/zh/products/docs/devices-systems/laptops/laptop-innovation-program.html 。英特尔不对任何系统的具体性能进行担保。产品实际性能会基于使用情况、系统配置、电脑设置而有所变化。未必反映了可以公开获得的所有更新,测试细节请参考配置声明。个别系统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;功率和性能因使用、配置和其他因素而异。测试结果截至2022 年12 月的测试, 不保证单个笔记本电脑的性能。英特尔技术需要相关的硬件,软件或者服务的激活。没有任何产品或者部件可以绝对安全。成本和结果可能有所差异。英特尔Evo 设计根据高级规范和25 个工作流程进行了测试,这些工作流程可预测典型使用环境中的性能,该环境包含多个基于云的本地应用程序和网页,包括Google Chrome、Google G-Suite、Microsoft Office 365、YouTube 和Zoom。英特尔预计在上述情况下,在由多个基于云的和本地应用程序和网页组成的典型使用环境中,将具有类似的性能。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。关于性能和基准测试程序结果的更多信息,请访问www.intel.com/PerformanceIndex platforms
2 英特尔® vPro® 平台的所有版本均需要符合条件的英特尔® 酷睿™ 处理器、支持的操作系统、英特尔 LAN 和/或 WLAN 芯片、固件增强和其他必要的硬件和软件,以便能够实现平台特有的可管理性用例、安全功能、系统性能和稳定性。访问 intel.cn/performance-evo 了解详情。
3测量结果基于 IOActive 在 2020 年 12 月对以下方面进行的研究(由英特尔委托):基于软件的带内远程管理功能;基于硬件的带外远程管理功能;基于 Winows 的轻薄型电脑中基于云的支持功能。AMT 需要网络连接;Wi-Fi 带外管理必须是已知网络。有关详细信息,请访问 www.intel.cn/PerformanceIndex 。结果可能有所差异。
4 英特在OEM 默认关机级别下关闭电源后充电30 分钟可获得的最长续航时间。性能因使用、配置和其他因素而异。截至2022 年2 月的测试,不保证单个笔记本电脑的性能。关于性能和基准测试程序结果的更多信息,请访问www.intel.com/PerformanceIndex (platforms)
5 仅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. 仅部分笔记本具备该产品特性,具体产品特性请参考笔记本厂商官方产品说明。
6 英特尔多设备协同技术(英特尔® Unison 解决方案) 目前仅在基于Windows PC 上, 搭载12代及以上酷睿处理器的符合条件的英特尔Evo笔记本上可用,并且仅与基于Android 或iOS 的手机配对。英特尔® Unison PC应用APP在微软应用商店中可用,该应用仅在Windows 11 22H2 及更高版本上支持。英特尔Unison 手机应用APP 在(i)iOS 15 及更高版本和(ii)安卓9 及更高版本上受支持。安卓应用APP可在谷歌Play商店和选定的其他应用商店中使用。iOS应用程序可在苹果商店中使用。对于配对过程,手机必须位于附近并已开机。手机与笔记本配对需要互联网连接(不必在同一网络上),IOS系统手机配对需要基于蓝牙。在基于Android 的手机上,只有通话功能才需要蓝牙。所有设备都必须运行受支持的操作系统版本。有关详细信息(包括设置要求),关于性能和基准测试程序结果的更多信息,请访问intel.com/performance-evo,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。仅部分笔记本具备该产品特性,具体产品特性请参考笔记本厂商官方产品说明。
7 Intel® Connectivity Performance Suite (缩写ICPS)仅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。在拥堵的网络环境中进行英特尔Over The Air (OTA)Wi-Fi 测试,并与没有ICPS软件应用,进行流量优先级和智能接入点切换的对比。由于ICPS Smart Access Point (AP)智能热点切换,Wi-Fi 速度显著提高。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。关于性能和基准测试程序结果的更多信息,请访问www.intel.com/PerformanceIndex (connectivity) 英特尔®连接性能套件(ICPS)软件应用程序为配置了®英特尔Wi-Fi 6E (Gig+)产品的英特尔PC 平台启用了自动无线流量优先级和连接优化。英特尔无线(OTA)Wi-Fi 测试(2021 年5 月进行)在具有1000Mbps 宽带连接的拥塞网络上测得的测试平台(被测设备= DUT)的无线吞吐量,具有与没有ICPS 智能AP 切换的三种情况:1)基于负载的AP 流量交换,2)AP 链路质量交换,以及3)AP 通道拥塞切换。1)基于流量负载的交换:测试平台(DUT)最初以545Mbps 的速度连接到AP1,同时AP1还连接了类似配置的NB2。然而,随着NB2开始通过IPERF应用程序产生网络流量,DUT速度下降到234Mbps,ICPS随后动态地将DUT连接切换到位于相等距离的且处于空载状态的AP2,并实现了702Mbps的改进速度(速度比AP1快200%,超过了ICPS的30%改进目标)。2)AP 链路质量切换:当DUT 从AP1 移开并接近AP2 时,其测得的Wi-Fi 速度为135 Mbps,远高于基于操作系统的标准漫游触发了的性能水平。但是,ICPS 连续连接扫描和评分通过稍微接近的AP2 发现了更好的连接,并动态切换了DUT连接,从而实现了249Mbps传输速度(速度比AP1 快84%,超过了ICPS 30% 的改进目标)3)AP 信道拥塞切换:DUT 以116Mbps 的速度连接到AP1,并且与AP2 的距离相似。第二个NB2在与DUT和AP1相同的信道上连接到AP3,并开始通过IPERF应用程序产生网络流量,产生干扰,导致DUT速度下降到只有33Mbps。测试平台规格:HP Spectrex360 13,第十代英特尔®酷睿™ CPU,微软® Windows® 10 (20H2)64 位操作系统,带英特尔® Wi-Fi 6E AX210 卡和22.20.06 驱动程序。英特尔®连接性能套件软件v1.0.340.网络流量生成软件应用程序:IPERF Wi-Fi 6 接入点:Cisco 9130,FW:8.10.142.0.测试数据表示受控本地网络中的最佳案例结果,以显示使用和不使用ICPS 软件应用程序智能接入点切换的相对平台性能差异。测试平台规格:HP Spectrex360 13,第十代英特尔®酷睿™ CPU,微软® Windows® 10(20H2)64位操作系统,配备Intel® Wi-Fi 6E AX210卡和22.20.06驱动程序。英特尔®连接性能套件软件ICPSv1.0.340。网络流量生成软件应用程序:IPERF Wi-Fi 6 接入点:思科9130,固件:8.10.142.0 测试数据表示受控本地网络中的最佳情况结果,以显示有和没有ICPS 软件应用智能接入点交换的相对平台性能差异。英特尔®连接性能套件(ICPS)软件应用程序为配置了®英特尔Wi-Fi 6E (Gig+)产品的英特尔PC 平台启用了自动无线流量优先级和连接优化。无线流量优先级:ICPS 自动分析关键无线数据包并确定其优先级,以用于延迟和质量敏感的实时使用情况,例如视频会议、游戏、视频流和生产力应用程序。智能接入点(AP)切换:ICPS 根据几个关键指标(包括信号强度、流量负载、设备拥塞、无线技术、无线频段、安全性和其他变量)持续评估可用的无线接入点和频段,以确定最佳连接,并在条件发生变化时动态将PC 客户端切换到新连接。英特尔无线(OTA)Wi-Fi 测试(2021 年5 月进行)在具有50Mbps 宽带连接的拥塞网络测量了(2)个并发2.7GB 文件下载期间的ZOOM 视频会议延迟。结果突出显示,在相同条件下,使用ICPS 流量优先级技术使得数据包接收/发送延迟分别从337 毫秒/337 毫秒降低到了115 毫秒/111 毫秒,减少了66%/67%。测试平台:HP Spectrex360 13、第十代英特尔®酷睿™ CPU、微软® Windows® 10 (20H2)64 位操作系统、英特尔® Wi-Fi 6E AX210 显卡和22.20.06 驱动程序。(类似NB接到ZOOM电话)英特尔®连接性能套件软件v1.0.340.下载的大文件是Ubuntu 20.10(2.7GB)。Wi-Fi 6 路由器:TP-Link AX50:192.168.0.1,TP-Link AX20:192.168.1.1 测试数据表示受控本地网络中的最佳案例结果,以显示与没有ICPS 软件应用程序无线流量优先级的相对平台性能差异。英特尔® Wi-Fi 6/6E (Gig+)产品为记本电脑Wi-Fi 产品提供了尽可能快的速度。与其他笔记本电脑I/O连接技术, 包括eSATA,USB 和IEEE 1394 Firewire相比,Thunderbolt™ 4是笔记本电脑上最快的连接端口,其速度可达40 Gb / s。关于性能和基准测试程序结果的更多信息,请访问 www.intel.com/PerformanceIndex(connectivity)。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。关于性能和基准测试程序结果的更多信息,请访问intel.cn/Evo。
9© 英特尔公司。英特尔、英特尔标志及其它英特尔标志是英特尔公司或其子公司的商标。文中涉及的其它名称及商标属于各自所有者资产。